在中国空降兵现代化装备序列中,新一代伞兵战车和伞兵装甲输送车已相继亮相,而空降型自行迫榴炮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。如今这款备受期待的神秘装备终于揭开真容,不仅实现了与新型伞兵战车的底盘通用化设计,其炮塔系统也经过全面升级,在火力性能、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较此前展出的TKUP 201型有了显著提升。 迫榴炮作为一种兼具迫击炮高弹道和榴弹炮平射能力的多用途火炮,根据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大类型。这种武器系统凭借其独特的弹道特性和战术灵活性,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特别是自行迫榴炮,其出色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,使其成为山地作战和城市巷战中的利器。俄罗斯作为迫榴炮技术的先驱,早在上世纪就将这类装备列为重点发展项目,先后为陆军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研制了2S9诺那、2S31维娜、2S42莲花等多款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系统。不过实战表明,2S9和2S31等早期型号在性能表现上仍存在诸多不足。
展开剩余40%值得注意的是,新装备上出现的LZ字样标识引发了广泛猜测。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该装备将列装陆军部队,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。因为该型装备的设计定位与陆军作战需求存在明显差异,难以融入陆军现有装备体系。关于LZ标识的具体含义,可能需要等待后续阅兵等公开场合才能获得官方解答。 从TKUP201型到新一代空降迫榴炮的发展历程,可以清晰看到我国空降兵火力装备的演进轨迹。每一次升级都是对现代战场需求的精准响应。虽然新装备在防护性能上存在些许不足,但其在底盘通用化和炮塔系统方面取得的进步不容忽视。相信随着装备体系的持续完善,这些细节短板将逐步得到解决,为空降兵打造更加强大的火力支援体系,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火力不足恐惧症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丰网-a股加杠杆-今日配资-配资股票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