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9日,我们再次成为历史的见证者。在世界屋脊之上,一项总投资1.2万亿、规模超越3座三峡大坝的世纪工程——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,正式破土动工。
这不只是一座发电站,它是人类史上最庞大的机电工程,是足以改变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“千年大计”。
是能源,更是“国运”
让我们先看一组足以撼动人心的数据:规划装机容量高达7000-8100万千瓦,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。
这是什么概念?
它相当于每年节约1.5亿吨石油,是我们摆脱能源进口依赖的强大底气。
它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,能满足3亿人一年的生活用电。
它不仅自身发电,还能带动周边风能、太阳能开发,为电网再稳定吸纳约2.5亿千瓦的新能源,总效能堪比6座三峡!
这项工程的意义,早已超越了电力本身。它是“红旗河”工程构想的基石,旨在引水入疆,将西北戈壁变为千里沃野;它将彻底解决高原地区的能源瓶颈,让现代化的生产建设与医疗保障,不再因严冬和高海拔而停滞。
是自信,也回应了历史
早在十几年前的“十一五”规划中,雅江水电就已跃然纸上。但彼时,我们的基建能力,尚不足以挑战在50公里河道内利用2000米(相当于660层楼高)天然落差的工程奇迹。
如今,我们做得到。这背后,是国家十数年如一日的技术攻坚与实力积累。
这也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“三峡之争”与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。很多人误解黄老,以为他只是单纯反对建坝。但他们忽略了时代背景:在当年国防力量尚不强大的情况下,在腹地修建三峡,无异于为敌人树立了一个巨大的靶子。
黄老的真正远见,或许正在今日兑现:在雅鲁藏布江建水电站,其战略安全性无与伦比。正如网友戏言,就算被炸,水淹的也是……这并非好战,而是一位经历过战乱年代的专家,对“国门之外”最清醒的认知。
是阳谋,也“无视”了喧嚣
一提到雅鲁藏布江,就绕不开我们那位邻居。这项工程,是我们对他人的“武器”吗?当然不是。它的开工,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技术何时达标、论证何时通过。
但你若说这与地缘博弈毫无关系,那便是“两耳不闻窗外事”了。
当我们可以自主、和平、且有能力开发这样一项世纪工程时,本身就说明,我们在战略上,已经拥有了“无视”某些外部喧嚣的从容和定力。我们不玩损人不利己的“开关大坝”游戏,但这项工程建成后,对藏南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影响,不言而喻。
网络上的口舌之争赢千万次,不如在世界屋脊上,默默投资1.2万亿。 这就是最务实的态度。
我们为何如此执着于“改造山河”?
南水北调,西气东输,崇山峻岭间的隧道与高铁……我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这些看似“逆天”的工程?
答案,就写在我们辽阔却又无比严苛的国土之上。四大高原、两大沙漠、无数纵横交错的山脉,这片土地给了我们璀璨的文明,也给了我们无尽的磨难。我们这个民族,正是因为与这片土地抗争了五千年,才淬炼出了“愚公移山”“大禹治水”的精神内核。
我们知道脚下的路有多难,所以才更清楚未来的方向在哪。
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,正是这部民族史诗的最新篇章。它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它向世界证明,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,一旦认准了方向,便会以百年的尺度去思考,以千年的格局去建设。
正如教员所言:“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,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,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。”
#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已获核准#
热丰网-a股加杠杆-今日配资-配资股票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